“最小商舖”引網友“圍觀”,迷你倉記者搜羅南寧特色“迷你小店”及其經營秘笈南寧市“最小商舖”的樣貌■生活報記者 梁如雪 見習記者 鄧子霖 鄧色迎 文/圖核心提示南寧市最小的商舖會有多小?5平方米?3平方米?答案是:不足1平方米。9月20日,網友“東邊日出”發佈的1條名為“南寧市世界之最——最小商舖”的帖子,迅速引起網友“圍觀”,網友們紛紛感嘆“奇了”、“真是寸土寸金”。在帖子里,“東邊日出”介紹位於南寧市華西路一帶,有家商舖“堪稱南寧的世界之最,商舖寬約30厘米,長約60厘米,面積不足1平方米,裡面設置了6層,分別擺了一些飲料和酒在出售”。“東邊日出”認為,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營業執照等一應俱全,十分難得。那麼,華西路一帶是否真的出現像這位網友描述的“迷你”商舖呢?記者昨日進行了一番實地探訪。前世曾是抄放水表位置、 公用電話服務部沿著華西路一路詢問,記者得知,這個被網友稱為南寧市“最小商舖”的小店並不是位於網友所說的“華西綜合市場”,而是位於南寧市糧油購銷儲運公司第三倉庫的臨街鋪面。在這家店鋪門口,記者看到,這裡確實如同網友描述的一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店鋪里從上到下分隔的6層小格,分別擺放著各種日常飲料、油鹽醬醋、零食等,商舖旁邊還另設有煙櫃和冰櫃。記者仔細測量後發現,這家商舖的寬度不足90厘米、深度不足60厘米,整個“經營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確可以用“最小商舖”來形容。該小店的老闆許先生說,他家商舖之所以這麼“迷你”,是由於其前身是一個公用電話服務部。“十幾年前,這裡還算不上一個‘鋪面’,實際上就只是放水表、抄水表的一個位置。”許先生向記者比劃道。許先生回憶,20世紀90年代末期,BB機一度盛行。當時,電話還沒有現在那麼普及,大部分的市民都需要通過公用電話回複BB機。在徵得南寧市糧油購銷儲運公司第三倉庫管理部門的同意後,許先生的父親將臨街鋪面外放置水表的一個隔間修飾一新,安裝了一部公用電話。“一是方便維護水表,二是也方便周圍居民聯絡外界。”許先生說。這部公用電話,成了當時周邊外迷你倉最平生意人、街坊鄰居與外界溝通的唯一途徑。很多人乾脆就把這個公用電話號碼作為自己聯絡業務的常用號碼,每天電話都響個不停,“特別是到了節慶的時候,比方說中秋節、春節這種合家團圓的日子,小店前都排起了長龍”。變身“五臟俱全” 迷你小店誕生了2000年以後,BB機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迷你公用電話服務部從門庭若市到無人問津。2001年,許先生下崗了,他開始尋思要改變經營方式。他自己找來木條,在小隔間里釘上5個木架子,然後四處尋找貨源,批發小商品、飲料。不過,毫無生意經的許先生一開始就碰了釘子:“從企業出來的我,不懂吆喝,也不知道怎麼推銷產品,大家都不知道我是幹啥的。”剛開始的幾個月,許先生的迷你小店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幾十元,利潤少得可憐,生活也難以維繫,“快過不下去了,我差點兒就想關門了之”。屋漏偏逢連夜雨。有一天晚上,迷你小店的防盜木門被人撬開了。這個事情倒是給了許先生一個警醒,他請來工人給店面裝了卷閘門,還給店面辦妥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以及煙草經營許可證等等,這樣,一個“五臟俱全”的小商舖也就因此誕生了。此後,許先生開始學習經營知識,慢慢固定了一批熟客。“來我這兒買東西的顧客,我基本上一兩次就能記得住他們的喜好,就這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靠著許先生的踏實可靠,迷你小店漸漸為街坊鄰居所熟知。今生一個小店 養活一家四口如今,這個“最小商舖”已經是華西路周邊居民人人皆知的一個小店。許先生兩夫婦堅持早出晚歸、風雨無阻,一年365天幾乎全年無休,因此,每天上午8時到晚上11時這個時間段,居民們都能看到他們倆忙碌的身影。商店雖小,但是許先生都會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一一做好台賬,商品的進貨渠道一清二楚,價格也很實惠,“現在的營業額比以前好了很多,每天大約也有500元左右了。”許先生說,為了增加收入,他們增設了煙櫃、冰櫃。不過,以零售雜貨10%-20%的利潤來說,這個小店目前的收入,也僅能維持他們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聽說自己的“最小商舖”被網友圍觀後,許先生很淡然:“沒想太多,還是繼續做好本分、經營好自己的小店。”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