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觀察家報》12月22日文章,迷你倉原題:中國旅遊業:我們最終看到了整個世界 這並非從芭堤雅觀景台欣賞風景的最佳時刻,天空電閃雷鳴,大海像一片淤泥。但來自中國杭州的學生沈文同(音)卻充分享受著,“太迷人了,我終於看到了世界。”沈頭一次出國。對世界而言,他並非一名普通遊客,他是中國遊客——一個全球性現象、不可阻擋的趨勢、有利可圖的機遇。2012年中國人超過美國人和德國人,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遊客群體。到2015年初,中國每年將有超過1億人次出國旅遊,2020年將達到不可思議的2億。人人試圖從中分得一杯羹。英國政府宣佈將針對中國公民簡化簽証程序,印度開設中文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旅,希臘面向中國市場推廣“田園群島蜜月”之旅,甚至連津巴布韋政府也正同北京談判“最惠旅遊協定”文件倉…泰國處於這一繁榮浪潮的前沿。芭堤雅是幾乎所有中國客的必到之地。奇怪的是,在熱鬧的市中心和主要海灘卻鮮見他們。其實他們並不難找到。泰國70%的中國遊客是參團。從大象表演到鱷魚農場,這些旅遊團馬不停蹄從一個“自制”景點趕到另一個,中間停下來只是到中餐館吃飯。中國旅遊在英國起步較慢,不列顛正努力展現魅力。比如英航開通了成都至倫敦的直航,還在成都購物中心上演“大熊貓秀”。但跳舞的熊貓解決不了所有問題。英國的巴恩斯利便是例子。19世紀50年代將基督教引入中國的傳教士戴德生出生在此地,當地人認為,這裡會吸引數百萬中國朝聖者。但調查顯示,中國人對巴恩斯利感到失望:中國遊客喜歡晚上購物、卡拉OK和按摩,不喜歡酒吧和喝酒,“但中國遊客在這裡找不到這些”。▲(作者阿比蓋爾·霍沃思,王曉雄譯)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