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帶著靈性去看每一個生命,迷你倉自然萬物都散發出獨特的光芒。”  “在這裡,後來者會繼續投入時間和智慧,在中國農村實現一個真正的食物森林系統。”  “邀請陽光、水、土壤、植物,以及�人來幫忙,讓城市和鄉鎮的生活,更自然富足、更充滿人情味!”  8個人、5條狗、1只貓,再加上兩頭高山黑皮小豬。這個有趣的“家庭”,就生活在富陽場口鎮的一個小山村里。  去年底,一群從全中國趕來的志願者,和來自西雅圖的美國小伙托馬斯一起,在一塊近百畝的山地上住了下來,嘗試用永續循環的方式建造一個生態社區。  像做數學模型一樣,給雞舍畫圖紙,給菜地描等高線;按照山林自身條件,種植多樣植物,讓它們按照自然法則生長;不用農藥化肥,一年四季有各種食物可供食用……這樣一個寄寓了先鋒概念的“食物森林”,還沒有完全成形,卻已掛上了浙江農林大學生態學研究基地的牌子。  “用自然的美學,去設計環境”——人們對純美鄉村的理想,正在這個富春江邊的小山村生根發芽。一起來照顧地球  托馬斯很“酷”。  見到他時,他在山上農家院落的廳堂里,赤腳盤坐在木沙發上,埋頭閱讀英文書。  這個28歲的浙江農林大學生態學研究生,先後做過建築助手、工廠管理、大學老師、IT經理等工作。嚮往自然的他,最終選擇了一種更喜歡的生活方式:來到中國農村,做一場與農耕文明有關的永續實驗。  托馬斯正在讀的書,是有關“樸門永續設計”的。這種設計理念發源於澳洲,目前已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用于生態村的設計,以其發展可持續、環保低碳、有機高效聞名於世。  “美國處處都是大農場,中國則完全不同。這兒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田地,完全有條件設計出一個科學的生態系統,既能提供人們需要的資源,又能逐步修復環境。”托馬斯說,簡而言之,“就是讓我們一起來照顧地球”。  去年11月,通過中國朋友朱雅文,托馬斯找到了杭州富陽一塊近百畝的山地,把這裡變成自己碩士論文課題的研究基地。他想造中國第一個“食物森林”——按照生態學原則,將多種生物間的相互關係精心組合起來,達到足夠的養分循環,自然地控制病蟲害及雜草生長,充分展現大自然的美妙。  帶著吉他和“尤克里里”(一種發源於夏威夷的四弦吉他),托馬斯和小朱一起成立了生態社區,並開始利用網絡招募志願者,在新浪上開了一個博客,叫“杭州樸門”,為小山村吸引來一撥又一撥全國各地的客人。朱雅文說,基地先後招募過的志願者有20多人。  今年夏天,留在山里的志願者有老李、登登、小王、橙子、小劉、小邵,他們當中最遠的來自廣東。志願者們的專業背景也五花八門,有的學紡織、動漫,有的學機電、計算機,有的幹過汽車修理,當過幼兒教師。  49歲的李芬芳,寧波紡織服裝學院的老師,一放暑假,她就帶上行李來了這裡。她喜歡這裡的隨性自然,用自己的技術,李芬芳還在準備為大家製作露營的帳篷。  露營是托馬斯一直醞釀的計劃,山下的幾間老屋只是暫居,最終的目標是要搬到身後的小山上。眼下, 兩只小豬,已經成了山上的第一批主人。  前不久,托馬斯和朱雅文跑到桐廬,買來兩頭高山黑皮土豬,圈養在山上的桃樹林旁。“豬在覓食的時候,可以幫助松土,這樣就省了機械和人工,還能產生豬糞改善土壤的質量。”  買土豬的錢是托馬斯父母贊助的,他們向兒子提的唯一要求,就是要用自己的名字給小豬命名。於是,兩只中國小豬,一隻叫“吉米”、一隻叫“派德”,歡樂地享受起了山里的生活。向大自然學設計  在外人看來,山里的生活,有些清苦。  沒有空調,只有電扇;沒有電視,只有用來學習的電腦;沒有抽水馬桶,只有糞便尿液分開收集,以便再利用的生態廁所;沒有洗碗布和洗潔精,只有絲瓜瓤和草木灰……  看似為了節省資源,用意卻在最大程度地運用自然生物。從年初正式搬進山里住下以來,托馬斯就一直在觀察這片山林。“這兒的土壤質量不是很好,我們先要為這塊地方涵養水分,改善土質。”  托馬斯和伙伴們一起設計施工,在山上自存倉出了一條集水溝,在雨水多的春季將水收集起來。他還用山上的竹子燒出生物炭,與堆肥一起攪拌後施放到土里。就連菜園的設計,也是仔細考量過的。廳堂里的一面鏡子,被臨時拿來當了圖紙。黑色的水筆在上面描畫了幾何狀的圖形,還密密地畫了等高線。  “水流的方向,坡度朝向,必須沿著等高線一壟一壟做起來,水流下來才均勻,就省下了澆水的時間。蔬菜之間的距離也要量好,葉子剛好覆蓋到土壤……”說起蔬菜種植,學中文的朱雅文竟顯得相當專業。  事實上,他們已在眼下居住的農家小院里建了一個迷你生態系統,小小一塊地,有幾十種可食用的植物:南瓜、絲瓜、青瓜、葫蘆、茄子、玉米、番茄、空心菜、油麥菜……以後他們還打算種一些果樹。午飯的餐桌上,大多就地取材,十五分鐘前還在地里的西紅柿,已成了美味的盤中餐。  “做飯時,請給小狗留一份。”一張用彩筆寫的紙,貼在廚房的窗戶上。“分享盈餘”,是托馬斯相當看重的一種理念。在他設計的永續循環生態系統里,勸導人們在保證自己的食用外,不要摘掉樹上多餘的果子,讓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可以繼續享用。  聽起來,這與中國傳統哲理里“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異曲同工。  整個夏天,李芬芳一直在讀一本書:《向大自然學設計》。這本書的主旨是啟發人們“綠生活的無限可能”,書封面上一句話讓她覺得很有意思——“邀請陽光、水、土壤、植物,以及�人來幫忙,讓城市和鄉鎮的生活,更自然富足、更充滿人情味!”為資源找新生命  “這或許是農業農村的另一種出路。”“90後”志願者登登聳聳黑框眼鏡,神情有種與年齡不符的認真。  登登老家在江蘇農村,專業是3D動漫設計。看慣了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她也見證了農村生態和人氣的凋零,河流不再清澈見底,人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背井離鄉。  “小時候看見田畈上丟棄的農藥化肥袋子,我問為什麼要用這些。長輩們告訴我,不用,就種不出東西。真的嗎?”登登說,在富陽,她看到了農業發展的另一種可能:借助一切自然的滋養,讓農作物長大。  登登的男友小王跟隨登登來到這個小山村,過起了農夫生活。不到兩個星期,學機電專業的他就成了生物炭燒制的熟練手,他開始學會各種農事。以前不會做飯的登登,一個夏天輪值烹飪,也能為大家張羅出一桌像樣的午飯。  來自城市的志願者,來這裡都找到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李芬芳和丈夫都出生在農村,但女兒卻在城里長大。“她只吃過番茄,不知道番茄如何生長。沒有體驗,便不知道敬畏自然。”李芬芳說,“在這裡,科學被剝去堅硬的外殼,每一天都能有收穫。”  很多志願者受益于一種積極的思考方式,“把問題看成正面的資源”。善用任何資源,他們把每張紙,每個瓶子都收集起來,為它們找尋新的生命。  在基地院子窄窄的大門旁,有一個“黏土沙發”。沿著門邊的牆體,仿佛自然生長出一個曲線形土黃色黏土長凳,長凳底下還能清晰識別出被組合成各種圖案的玻璃瓶。  “這裡面有建築垃圾、塑料袋、各種廢棄的酒瓶,還有過期麵粉、稻草等材料,用的全都是廢棄物,花費是零。”朱雅文驕傲地說,今後他們還要在山上用同樣的方法建造自然房屋。  托馬斯的碩士生導師、浙江農林大學教授余樹全告訴我們,當初自己並不十分支持托馬斯的研究。因為它耗時比較長,且申請不到資助,但這絲毫沒動搖托馬斯的決心。“現在看來,現代社會的生態需求越高,食物森林越有其推廣價值。”  在講求效率與經濟效益的年代,托馬斯的實踐的確顯得有些憨傻。他說,這片山林的租約簽了20年,看到項目成果要5年甚至更長。“這裡會成為一個教學基地,就算我走了,也有不同志願者來,繼續投入時間和智慧,在中國農村實現一個真正的食物森林系統。”  這番沿續的願望並非沒有根據。基地成了村小學生常來玩耍的地方,志願者們會為孩子們講解生態農業,教授他們各種保護生態的理念,比如怎麼給垃圾分類。很多孩子會問,“這麼做,我長大後是不是會生活得更好?”  “不僅是你,還有我們大家。”托馬斯說。迷你倉新蒲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