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0天,迷你倉最平便迎來澳門特區成立14周年誌慶大日子,14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一個小城市而言,澳門在回歸祖國後經歷14年的起跌、得失、成敗,14年光景可能只是瞬間,也可能會是漫長歲月,令人們有百般滋味在心頭。可是,如何抓住當今本澳在區域、國家,以至環球發展中的各個契機,卻予人有時不我待的惶恐,因機不可失,否則澳門便會遭到邊緣化,便會錯失改革進步空間,甚至,對澳門特區內部而言,也會嚴重損害經濟民生長足進步。回顧過去14年,毋庸諱言,今天澳門特區取得比較好的發展形勢,能夠具備條件開拓更大發展空間和完善民生,就是因為抓住契機,特區政府下定決心開放博彩業經營權,引入市場競爭者啟動特區的連番建設,配合上國家發展新形勢和區域發展動力,在自由行政策驅動下,不獨國家,區域和特區旅遊業翻天覆地變化,連帶澳門也乘勢而起,擺脫過去一窮二白時期,為今天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拓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改善民生打下基礎。足見,抓緊機遇,對澳門,尤以這個微型經濟體而言,有多重要。又如,面對如今交通亂局,輕軌工程從倡議興建到「拍板」一拖再拖,更因第一期設計在新口岸段是走內街還是走外圍引發社會爭議,至令首期工程預計要2016年才局部完工,只能局限於路�路段,未能接通澳門半島;而半島工程仍待規劃,凡此,未來數年公共交通優先的發展模式,僅能由巴士服務支撐,可以預見,交通亂象只會日益惡化,市民出行難、搭巴士難,仍要忍受三、四年時間,箇中困局,也源於未能抓緊本澳發展契機而致問題叢生,以至釀成官民矛盾,甚至引發社會對政府產生怨氣。由此可見,隨澳門特區高速發展、區域合作不斷鋪開深化,如何抓緊機遇,再不是澳門特區面對內部發展的得失成敗問題,而是,必然牽引�澳門怎樣透過區域合作、融合周邊地區而提振自身競爭力、抗逆力,提升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空間,以及反饋為改善民生、紓解民困的「綜合工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錯失良機,便迷你倉不一樣的結局。澳門特區在國家「全國一盤棋」下,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構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當今,如何抓緊區域合作機遇,推進一中心一平台建設,強化澳門綜合競爭力,反過來造福民生,正是特區政府、社會各界面對澳門特區成立14周年,如何承前啟後的重大轉捩點。一方面,近年受惠旅遊博彩業迅速發展,博彩業一業獨大下,澳門面對如何轉型升級,怎樣在土地及資源有限、承載力局限下開拓發展,達致「休閒」,增加非博彩元素,令澳門發展從量向質過渡,是中央、本澳早已關注的問題,再難以任由過去數年的無序發展、粗放型發展主導特區未來的發展路向,以至,中聯辦主任白志健再三叮囑澳門特區要加快發展非博彩元素,要做好規劃確定澳門經濟向多元化發展,再難也要做。當中,正是看到澳門切勿以短視目光囿於今天的大好形勢,而須抓緊機遇,克服「陣痛」,打造好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建設。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特區政府提出來的施政方向,儘管,近年經濟發展起來,可是,由於時代變遷,市民需求也有變動,怎樣從經濟長足發展、公共財政穩步增長下,了解普羅市民對特區的發展願景和他們的切身訴求?還需政府深入了解民意,努力推進民生工作。這當中,也是面對當前澳門特區和區域發展與合作,需要抓住契機的關鍵,尤以民生工作而言,正如白志健主任所說「還有很多工夫要做,包括要做好交通、旅遊設施建設、住屋,政府要廣泛聽取市民意見作出決策」,這,便有賴政府抓住內外環境變化機遇,急市民所急,為民紓困。14年發展歷程,為澳門特區應對內外環境變化提供了不少寶貴經驗,澳門目前正站在歷史新高度,眺望前路,期百尺竿頭更上一步。只是,政府必須了解何以市民在長足發展大環境的同時,在經濟建設和民生工程中仍有那麼多需索和怨氣,切勿視而不見錯失時機。相信,在政府「科學施政」下,澳門特區必能迎難而上,克服掣肘,擺脫各種發展中衍生的失衡,逐步落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mini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