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雙驥《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3年08月10日 第 03 版)當傳統媒體遇上互聯網思維,迷你倉出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最近給我們提供了想象的空間。8月6日,他宣佈以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及相關發行業務。近年來,媒體被頻頻收購已不是新聞,但貝索斯立足互聯網、跨界媒體的獨特身份,確實是前所未見。近年來,貝索斯所在的網絡行業改變了用戶消費新聞的方式,但有價值的好新聞永遠是稀缺品。讓媒體人寒心的是,僅有高質量的報道,並不能保證一家媒體生存無憂。“內容為王”和“渠道為王”並重,才能在紛雜的眼球爭奪戰中殺出一條血路。從這一點看,貝索斯的亞馬遜基因對《華盛頓郵報》未嘗不是寶貴的資源。亞馬遜創造的電子書平台,是掌握發行渠道的典型範例。我們不禁大膽設想,貝索斯是否能創造出另一種新聞閱讀生態環境?展示新聞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是發行新的閱讀設備,還是借助已有龐大市場的kindle,還是利用人手一部的移動手機終端?亞馬遜在2007年發佈的kindle電子閱讀器改變了人們閱讀儲存倉籍的方式,衍生出龐大的電子書市場,而所有書籍的發行渠道,都牢牢地掌握在亞馬遜手中。亞馬遜在線商店和蘋果iTunes應用商店制定了商業規則,這在新聞領域還是空白。閱讀體驗本身也許更為重要。iPad的橫空出世,曾被認為是閱讀新聞的最佳載體。但iPad專有報紙《The Daily》在去年末停刊,證明瞭終端的創新並不能保證讀者的閱讀興趣。《華盛頓郵報》的新媒體創新步伐就栽過不小的跟頭。該報曾經在臉書網站上發佈過網絡閱讀器,至2012年下載量逾3000萬,然而一年後用戶“幾乎全部消失”。貝索斯是否能帶來類似亞馬遜的良好用戶體驗,也是值得期待的一點。亞馬遜的大數據優勢,也可能影響貝索斯“定制信息”的觀念。亞馬遜習慣于挖掘顧客習慣與偏好,從海量信息中提供細分而“可能準確”的信息給顧客。但大�媒體作為“廣播”的典型代表,一直都向所有讀者提供同樣的新聞。要實現信息定制和窄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通觀此次跨界聯姻,我們期待著《華盛頓郵報》這位充滿互聯網思維的老闆,會給《華盛頓郵報》帶來華麗的轉身。迷你倉沙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