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翔安將建12個美麗鄉村試點。張天驕 攝 翔安正大步邁向國家級生態區。 朱毅力 攝 翔安大力推進失地失海農漁民轉產就業。圖為珠繡手加工場。 張天驕 攝 新興街提升改造後的美麗夜景。朱毅力 攝 翔安堅持產業發展、新城建設同步推進。朱毅力 攝 ?區變:貧瘠之地轉變為增長最迅速區域不久前,迷你倉將軍澳如意情(廈門)白金針菇自動化生產加工工廠正式投產。該項目全面投產後,食用菌栽培將日產金針菇20萬瓶,年產量達25080噸,實現年產值2.4億元。而總建築面積5.69萬平方米的廠房,也成了全國最大的白金針菇生產工廠。這個工廠改變了我國食用菌生產夏季品種單一的局面,首次建立了食用菌可追溯體系,突破限制我國食用菌出口的食品安全技術壁壘。這只是翔安區工業經濟持續發展壯大的一個小小縮影。作為全省最年輕的區,翔安區十年磨一劍,經濟社會一日千里,蓬勃發展!2013年,翔安區工業增加值220億元,同比增長19%。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友達光電產值突破260億元,冠捷顯示、達運精密產值再超百億。目前,翔安區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升級優化,天馬微電子、開發晶等龍頭企業如期投產,總部經濟、物流、旅遊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三產比重突破20%,實現一產提質、二產升級、三產加速。“對於翔安區這十年來的發展,火炬高新園區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創建于2003年9月的翔安火炬高新園區,如今撐起了一座世界級的光電產業基地。未來,翔安區將大力支持火炬(翔安)產業區開發建設,以確保祥達光學、725所、天馬微電子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翔安區區長陳飛銘介紹說,按照“5+3”的產業發展思路,翔安區今年將加快發展平板顯示、電子信息等先進製造業,大力發展臨空服務、電子商務、商務運營中心等現代服務業,優化提升食品、輕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扶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增強產業實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產業是翔安區的一大特色。翔安區實施了農民創業園建設,打造蔬菜、食用菌、中藥材三大特色產業。去年完成了1076畝蔬菜標準園建設,建立800畝“五新”農業技術示範點。並且,翔安區去年成立了全市首家家庭農場,培育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88家,選拔培養農村實用人才182名。農業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完成7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設立2家農殘檢測追溯體系試點單位,發放惠農補貼1100萬元。如今,翔安區不少農民外出到隔壁泉州、漳州以及其他地區承包租用農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專業種植。“一不小心,我們翔安區就成為了農業人口輸出大區了。”陳永裕笑著說。?人變:傳統農民華麗轉身成為新生代市民廈門榮裕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洪仁茹是一名土生土長翔安區馬巷人,雖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村婦女,但憑著她的勤勞和堅韌,她硬是把一個小小的印刷廠發展壯大起來,幹出了一番巾幗偉業。2010年,已經擁有40多名工人的榮裕印刷有限公司在別人看來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洪仁茹並不安於現狀,決定擴大辦廠規模,投資了1200萬元在翔安巷北工業區購買了8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同時投資近千萬元引進了先進的海德堡機器設備。如今,該公司的印刷業務範圍涉及辦公、彩色包裝等多方面,擁有管理人員及工人近百人。最近,洪仁茹又引進了用工需求量大的手提袋手工加工業,以幫助解決附近失地婦女就業問題。“如今,雖然我富起來了,但我不會忘了鄉親們的支持,公司招工優先照顧本地失地失海鄉鄰和下崗人員。”洪仁茹表示。洪仁茹是翔安區失海(失地)農漁民轉產就業的一個成功典範。這十年來,翔安區累計徵地9.9萬畝、海域退養13.3萬畝,涉及21.3萬人,約占全區戶籍人口的五分之四。由此帶來的失海(失地)農漁民轉產就業問題,始終牽動著翔安區委、區政府的心。“我們把原先的對農漁民‘補血’轉換成了‘造血’。翔安每年撥出10億元專項資金,並且要逐年增加,專款用于解決當地被徵地農民退養漁民的民生問題。通過推動就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招用退養漁民、引導就業困難人群實現再就業等多種形式,讓翔安的農漁民迎來新生活的陽光。”談到“三農”發展,陳永裕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大嶝是翔安區乃至廈門全市開展失地失海農漁民轉產就業的首個試點。去年以來,一場規模空前的推進農漁民轉產就業試點工作在大嶝全方位鋪開。破解這些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難,翔安在全市率先邁出了堅實步伐。而大嶝,成為了“敢吃螃蟹”的“先行者”。去年10月揭開面紗的大嶝海鮮城,令大嶝許多失地失海農漁民的臉上“笑開了花”,因為海鮮城打開了他們期待已久的幸福新生活。根據翔安區大嶝街道新出爐的試點政策,入駐海鮮城及時開業經營的,6個月試營業期內免收租金。而且,投資者如果是符合條件的大嶝籍失地失海人員,還將得到租金優惠;大嶝籍失地失海農漁民在海鮮城就業的,每月將得到工資10%的補貼,最高達到300元。可以說,這個溫馨備至的海邊休閒場所,構築的是政府、遊客與失地失海農漁民的三贏格局。為了讓更多的群�從城市開發建設中得到更多實惠,翔安區去年制定出台了“民生新15條”,加大財政對民生保障的支撐力度,累計投入各項資金4億元,基本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實施參保繳費困難人員貸款貼息政策,新增7071人參加被徵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五險”參保率持續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6歲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在全市率先開展失地失海農漁民轉產就業試點,推進大嶝街道區級試點、雙滬社區典型點以及歐厝、瓊頭社區推廣點建設,拓展轉產就業渠道,扶持創業帶動就業,去年一年,舉辦各類培訓106期,轉移農村勞動力7298人。?城變:薄弱基礎偏僻鄉村轉眼變成活力新城休閒廣場、配套幼兒園、停車場、綠樹環繞……環境好優美的居住小區。這不是商品房,而是翔安區大嶝雙滬首個“小高層”安置工程,這也是翔安區探索出的“農村建房樣本”。生態環境,無疑是翔安的重要優勢。如今,無論從哪個方位步入翔安區,你一定都能感受到帶著大海氣息的愜意,昔日偏僻的農村變為了“綠美靚”的新城區。目前,翔安區新城範圍擴至14.8平方公里,區域整體規劃編制進一步完善。道路平整,交通順暢,視野開闊,衛生整潔,商業繁華,駐足望去滿目綠色,夜幕初上華燈璀璨……比如,廈大翔安校區、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超序時推進,新城中央商務區全面�動建設,香山景觀提升工程完成一期、翔安醫院、洪前公園、後山岩公園等項目完成前期。可以說,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宜居宜業的翔安新城區正在悄然展現于世人面前,包括萬科金色悅城、特房錦繡翔安等一批高檔小區已經拔地而起,高檔次的精品商業街初具雛形。種好梧桐鳳自來。樓房蓋起來了,同時還需要有良好的配套跨進。為此,翔安區去年投入了1.37億元完善辦學條件,完成翔安一中、馬巷中學整合,新擴建7所中小學及公辦幼兒園,在全省率先實現“班班通”多媒體教學全覆蓋,實驗幼兒園通過市級示範園驗收。同時,進一步深化翔安全區20多所學校與島內名校合作辦學,引進3名高層次教育人才,辦學水平穩步提升。同民醫院晉升三級綜合醫院,馬巷衛生院完成整體搬遷,新建13家標準化村居衛生所,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三級覆蓋。林世雄蒙少祥林瑞聲蔡江沈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位於廈門島東部的翔安區喜訊頻傳,記者從剛剛落幕的廈門翔安區“兩會”上獲悉——翔安區2013年度的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區地方級財政收入以及農民人均純收入5項指標的增幅,均位居廈門全市各區第一。預計翔安區去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30億元,增長15.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20億元,增長22%;固定資產投資205億元,實現正增長;財政總收入增長27.7%;區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39%。值得一提的是,翔安農民人均純收入12550元,增長13%,從原來全市倒數第一迅速趕上了全市的水平。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縱覽剛剛過去一年的翔安區,“變”是其永�的特色,由貧瘠之地高速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最為迅速的區域,農民逐步通過“轉產就業”華麗轉身變為新市民,偏僻的落後農村滄桑巨變發展成為新興的現代都市……“經過10年的跨越發展,翔安已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和條件,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產業層次相對高端,規劃定位適度超前,群�發展意識強烈,對台、土地、生態等形成的區位優勢、空間優勢、自然優勢、後發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力,發展潛力和空間相對明顯。”翔安區委書記陳永裕豪情滿懷地說。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翔安區將牢牢把握重大發展機遇,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十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作出的工作部署,以貫徹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為契機,以“十大行動百個項目”為抓手,堅持改革,銳意進取,努力開創翔安改革發展新局面。24小時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