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件倉

心理咨詢師 王潔傾訴女主角:鵬母(化名),53歲,退休工人傾訴男主角:鵬(化名),24歲,待業■鵬母我已經對兒子不抱期望了現在,我對兒子已經不抱什麼期望了,只希望他能安安分分、沉得住氣地在一家單位呆下去。像他這種學歷,中專都沒讀完,有工作已經不錯了,怎麼可能都由著他來?我覺得,只要先在一個單位踏踏實實做,工資總歸會慢慢漲上去的。你說,他是不是腦子不好?自己就那條件,好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結果火氣上來,就把工作辭掉了,也不考慮後面怎麼辦。之前上班,認識了個不錯的小姑娘。你想,一個正常的小伙子,就算對工作沒什麼熱情,談戀愛的時候總歸多少要為將來考慮吧?可他倒好,就這麼把工作辭掉了,不是天下第一號笨蛋麼?哎,其實他小時候還挺聰明,那時成績還不錯,也比較聽話,我也管得動他。可後來大概我打他確實多了點吧,他脾氣越來越倔了。他這個人,要看遇到什麼人的。我知道他的毛病,一直防著他交壞朋友,可還是防不住。進了初中,他那個班里有一幫男生常去網吧,他也經常跟過去。我每次都能找到,把他抓回來。那時候,他懂得反抗了。後來他向我發誓,只要我幫他買台電腦,他一定好好學習。我就被他這麼忽悠了,他根本就是個騙子!電腦買回來之後,天天在家里玩遊戲,迷得像個什麼似的,結果高中也沒考上。好容易讀了個中專,到了最後一年,索性課也不上了。他執拗起來,我和他爸誰都拉不動。就這樣一直在家呆到18歲。我們看這樣子不行,就讓他去找工作。他開始也不肯,後來才有所改變,願意去上班了。因為中專也沒畢業,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像超市收銀、安保、技工什麼的他都做過。可他在哪裡都呆不長,一般一到兩個月心就癢了,耐不住了。我承認,他人還是老實的,也是肯做的,就是脾氣火暴、倔,他要是決定不幹了,誰都攔不住。他到現在呆過最長的一個,也就半年。我最近想讓他去學開車,也算一門技藝吧,以後還可以當個司機。但真不知道我投入這幾千塊錢,值得麼?他能安定下來麼?不要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哦![心靈對話]我的人生很失敗,只剩下兒子我:你說對兒子已經不抱多大期望了,但你還是來了,這麼多年教育兒子,你真不容易。鵬母:我很難過,一直是這樣的日子。我老公就是個沒用的東西,我不希望兒子也這樣。我:你那時候打他,對他很嚴厲,是怕他以後沒出息?鵬母:嗯,那個時候沒什麼錢,我堅持要買房,就是想讓他的成長環境能夠好一點。我也知道,我和他爸經常吵,他或多或少受影響。他爸早出晚歸的,家里大大小小都是我一個人撐著的。我對他嚴,都是為了他好。我:他之後的叛逆讓你挺意外的?鵬母:我一直沒想通,他怎麼會也變成這個樣子?老公這樣我也就認了,結果兒子也這麼沒長進!我小時候一直被我媽毒打,我就憑自己爭一口氣,獨立出去。他就不能多像我一點?我:無論是老公和兒子都讓你如此失望,那你自己呢?你怎麼看待這麼多年的辛苦?鵬母:坦白說,我這一生夠失敗的:爸爸是個酒鬼;媽媽管不好家,家里有上頓沒下頓;後來和我那個沒出息的老公過到現在,除了脾氣好一點,其他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要不是為了兒子,我早就和他離婚了!他什麼主見都沒,錢也賺不到,一輩子就在一個單位混著。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子,可……我現在都不敢交什麼朋友,人家都要問,你兒子在哪兒上班?有沒有女朋友?說起來,我的面子往哪裡放?說實在的,哪怕我現在老公不在了,只要兒子好好的,我也能和他開心地生活下去;如果兒子還一直這樣,說真的,我想立刻離開家。我:我能感受到你身上有很強烈的與命運對抗的能量。你有很多不滿、委屈、憎恨,兒子成了你唯一的期望,他完全主導了你的情緒,是嗎?鵬母:是的。他好我就好,他不好,我也好不了。■鵬我媽是個只看結果的人說實話,我初中時不算特別迷網絡,剛開始或許有一點上癮。其實,我只是一心一意想和我媽對著幹,我不想像小學時候那樣被她控制。那時候,她把我打得身上都是印子,到學校去所有人都看著我。說真的,我並不太后悔那些年,如果說你們這些有知識的人是從書中、從正規渠道里學知識和經驗,我倒是從網上學到很多。我從2002年摸電腦摸到現在,2007年碰股票,2009年碰白銀t+d,看基金證券權證,看著博客的崛起,看著團購的崛起……所有這些我都一一見證過、研究過,只是我沒本錢去參與。那時我靠網絡賺的幾百元、幾千元都是我空手套白狼、一分本錢都沒有投入就賺到了。我15歲就會做電腦木馬軟件了。我叫良心好,不屑于做垃圾事又不屑于利用漏洞賺錢。現在我有時候會想,我要是那時那樣做了,也許現在不會被生我的媽這樣看不起!我媽就是那種只看結果的人。如果哪天我成為年薪百萬的老闆,到時候我隨便幹件多麼不可理喻的事她都會覺得有道理;要是我一直是個癟三,不管做什麼正確的事情,估計她依舊會覺得我有問題。我爸雖然相信我,但是他這個人沒什麼用,也必須都聽我媽的,否則他的日子不會好過。我承認,我是容易情緒化、容易發火,那些工作大致都是我想結束的。確實,後路我沒考慮好,就這樣結束了,有點倉促。但我覺得我真的不想幹,也沒有什麼成長;就算在這份工作上老老實實地幹了幾年,又能怎樣呢?我算過,要當上頭頭,在那種沒有人情、沒有關係的環境下,沒個5年、10年是不可能的,我覺得那不值。我爸這輩子就跟定了一家單位,單位搬到哪就跟到哪,每天早存倉8點走,晚上10點到家,每月就拿2000多元錢。我媽常會念叨我爸,一輩子就這樣。我不想像我爸這樣。[心靈對話]我想打破我媽對我的成見我:你覺得你媽是那種看結果的人,那你覺得你是怎樣的人呢?鵬:我?小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天才,無所不能;現在覺得自己就像根廢柴,怎麼都不燃。我:前面談到你摸電腦那段,我看到你的眼睛都亮起來了,或許在網絡上,你發現了自己的天分。鵬:那有什麼用呢?我沒什麼本錢,我媽也反對,談到投資、做生意,她的臉就會拉起來,說:“生意哪有這麼好做呢?我怎麼這麼倒霉,生了個想做生意的兒子!”我:你當時什麼感覺?鵬:我的火立即上來了。別人還好,別人說什麼我都不當一回事,可我媽說的話,我就做不到不在意。我:你在乎她的評價,你想獲得媽媽的認可。鵬:可她永遠想的都是負面的。我覺得自己還是想爭一口氣的。我很想打破我媽的成見,她認為自己一輩子最倒霉的兩件事就是嫁給我爸和生了我這麼個沒出息的兒子。我:你一直想著打破你媽這種觀念,你覺得自己一直辭職和換工作,和這份決心有關麼?鵬:我不知道,我覺得自己適合一個人單幹,可我找不到方法突破。我也想過混日子,但我又不甘心。科學家說得不錯,人的腦子最聰明的時候就是 15-20歲的時候,20-30呈現緩步退化;我要是30歲再定不了型,那就真的沒辦法了。還有6年,我怕我承受不住。我:承受不住?鵬:我預估了一下,給我起步的時間只有3年,這3年我要學超多東西,技巧型的除外,還必須學習交際等這些手段,承受不住就是這些。我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底能不能在這些時間里掌握所有知識。我:你在制定未來的計劃?鵬:嗯,我想拼一拼,但好像很難。我媽什麼都要管,就算我把門鎖起來,我媽都有辦法進來。她會坐在我房間里不走,要我和她說話,要我和她聊,要我聽她的。我:那你爸爸呢?鵬:他每天早出晚歸的,回來就是被我媽媽數落,他只能聽我媽的,也只會這麼勸我。[支招]放手和獨立,母子各有需要做的功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在分析中,我重點從母親視角出發,是為了強調均衡的家庭能量對孩子的影響。事實上,鵬母和鵬都有需要做的功課——鵬母:1、從向外索取價值,轉向對內發現自我的價值,學習自我讚美、自我肯定。2、收回對孩子過度的期待和保護欲,提醒自己,孩子成長的本質,是要自己獨立地去面對未知的嶄新天地,用溫情和關懷,滋養他們找到自我,在挫折和磨練中走向心智的成熟。鵬:1、瞭解真正的自己想做什麼,缺陷是什麼,而不是用媽媽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自己才是人生真正的主角。2、真正的自我獨立感與自我掌控感,是自己帶來的,不是媽媽給予的。單幹沒問題,先把自己照料好,自己能否為自己的生活成本買單?能否承擔生意的風險?在人生的拋物線上如何進、如何退?3、學會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會體諒他們的用心良苦,接納他們的局限、焦慮以及不安全感,改善彼此對持時的緊張能量。當兩代人之間的情感能量流暢時,內心會湧動起一種自然的自信與動力。[解碼]失衡的家庭能量無法確立的自我在健康的家庭里,妻子與丈夫、孩子與母親、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距離應該相同,呈現一個等邊三角形的狀態。家庭力量的均衡是孩子成長的最佳養分。然而在這則案例中,父親的角色是模糊的,母親占據統御和支配家庭的絕對主導;母子之間關係過近,而父子之間則相對太遠。是什麼造就了這份傾斜?或許是鵬母身上的兩大特質:一、她覺得丈夫是無能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做決定;二、她把自己走過的人生定義為失敗的、無意義的,這讓她急於通過外界的認可,找到自身的價值,尋獲她的自我實現。當丈夫已經“定型”後,兒子成為鵬母 “情感依托的唯一對象”,兒子的榮辱成為她的榮辱,成為她心中的痛與刺。潛意識里,她希望自己的人生缺失能在兒子身上圓滿,童年陰影中的不安全感融合為其自我價值觀與人生經驗的一部分,並自然地轉嫁到兒子身上。反觀兒子鵬,他身上有許多對立面的矛盾呈現:對自身能力的自大與自卑,對所處環境的憤怒與無力,覺得無法自主但又不甘心的情緒交織。如果說自大是一種兒童式的自戀保護,抵禦無休止的母親指責的話,自卑更多地來自母親的強勢,以及男性權威榜樣父親角色的缺失。當一個較強勢的妻子喜歡指責、奚落她懦弱的丈夫時,其實也等於把這種指責和奚落甩給了她的兒子;這種對於懦弱的指責,會締造一個她不想看到的 “沒出息、自卑”的孩子。至於憤怒與無力,在心理學層面,憤怒是一種力量,它的表現是對外的,實則是對內的不接受。因為無法正面反抗媽媽的強勢教育,於是,青春期的叛逆開始發酵:初中時的網絡上癮,之後的拒絕上學,通通成為一種消極抵抗。母親的強勢終會讓兒子失去自我,感覺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母親,內心無法產生做事的動力。面對自己不能掌控和不願意做的事情,往往採取這種消極抵抗的 “無力態度”。而無法自主和不甘心這組矛盾,則來自于成年後依舊不能獨立的自我。一個長期處於母親強勢掌控下的孩子,他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是壓抑的,其特性和感受是被忽略的,久而久之,他會放棄自己的承擔,失去獨立解決問題和麵對生活的實際能力,淪為其所說的“混日子”。但與此同時,那份希望打破媽媽觀念的執著與迫切又會不時來擾動鵬的心,最終境由心生,造成了他不停地換工作,卻始終無法走上他認定的、有價值、有意義、適合他的人生。儲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