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殷乃平財金部會研擬金融整併規劃的新版本,儲存預計讓兆豐銀先走一步,以種子銀行身分進行併購,發展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區域型銀行。這是正確的作法,但要提醒的是,目前台灣公股行庫的問題是,雖然都陸續到東南亞等地設立據點,有進入國際市場發展、和別人一較長短的企圖心,但實際上,我們的銀行不但規模有限,也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國際業務上的經營表現有待改進與提升,如果無法改善,合併後規模擴大,反而淪為大而無當。就併購而言,目前台灣金融環境中,除了打造大型化的金融機構外,中小型銀行的整併也迫在眉睫。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很多中小型銀行競爭力並不高,經營得很辛苦,如果能透過金融整合的方式,併入有競爭力的銀行,對企業生存是好事,否則的話,只能面對倒閉淘汰的命運。金融整併的過程中,增加效率才是關鍵,當中包含經營管理能力能否提高、銀行內部資訊系統現代化、立即支援國際業務的能力等。以台灣的公股行庫來說,科技整合系統還很落後,導致國際競爭條件不如人,對國際市場的了解也不夠,如果後勤支援不能夠充分配合的話,變大了也沒有用。財政部現在的構想是,推動公股行庫走向國際,組成一個超大銀行。在國際標準上,台灣銀行業的市占率都是「小朋友」,財政部優先考慮提升規模,這是必須且正確的第一步,但要強調的是,下一步要做得更重要,就是立刻提升效率、管迷你倉能力,否則整併後不具效率的銀行就成了大恐龍。台灣銀行業整併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市場已經對外開放,兩岸之間的經濟整合加速,大陸銀行遲早會大舉入侵;面對外來銀行的挑戰,我們自己不合併的話,在市場開放競爭的情況下,就會失去生存空間。檢視目前台灣的金融業條件,從業務能力、衍生性工具開發和發展人民幣境外金融中心等重要議題,台灣任何優勢條件都不具備。不僅法規上還有很多待調整的地方,銀行的態度也要改進,過去台灣銀行業對國際金融業務介入太少,多半關在國內發展,出外打天下的很少,國際化上慢了別人一步。此外,在國外有分行的銀行也不多,當中多半是提供企業在海外的金融服務,而不是服務海外客戶、開闢新市場,這跟發展國際銀行有很大的距離。過去的本土銀行不僅太封閉,也沒有足夠實力出去。放大規模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同時有很多地方也要加強。比如說,可以從國內金融教育和訓練開始,養成本土可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人才。如果只考慮整併後的規模,拿到擂台上比較,人家是渾身肌肉的選手,我們是滿身肥肉的胖子,這樣的整併是沒有作用的。我們的銀行站出去前,體質要先改善,才能在國際間和別人分庭抗禮,經營管理的能力、人力素質、電腦系統能否跟得上國際業務更新速度,規劃新產品的能力,都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因素。(本文由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口述,記者劉于甄整理)儲存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