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不作為”◆黃偉明城市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鋼筋水泥出盡了風頭,儲存嶄新的建築林立街頭,那些舊的、“丑”的越來越少,殊不知在大刀闊斧地“除舊”背後,透露出的是城市文化的消失和城市個性的磨滅!面對城市“疤痕”怎麼留這個日益嚴峻的問題,本刊也曾抓住熱點進行了深入探究。老城區、舊建築固然不是樣樣都需要被保留,但環顧整個上海不難發現,城市應該有的“疤”也隨著老舊建築的拆除而消失。那些有幸被保留下來的也大多經歷了一番“修舊如舊”,多少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無論如何按照建築“原來”的樣子去修,那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不是嗎?“如舊”畢竟不等於真正的“舊”,只要用了新材料去修正,那就是新的了,這一類的翻新終究會讓這些保護建築失去韻味、失去最應該被保留的——精神文明。當然,這並不是在一味否定“修舊”,歷史的發展、建築的維護是需要不間斷地鞏固更新的,但將修護方式簡單化並不可取。比如一些老街古鎮上,原本古樸的木結構老宅應有的瓦片頂、粉刷牆、銅鎖,這些最值得品味的細節都被迷你倉代化的裝修取代,讓人很難找到古宅的原汁原味,這樣的“保護”就未免做過頭了。說到底,很多保護單位會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這些文化遺產成為旅遊景點,進行這樣的修復能讓古建築更適合被參觀,但卻讓文物保護變得本末倒置。想要為城市文化留下點什麼,我倒覺得適當的“不作為”可能才是真正的保護。比如石庫門,經過幾十年的居住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除了適當的日常維護,就這樣保持著“人氣”才是上海的弄堂風貌,與其單一地保留下石庫門建築特色,不如就讓它自然而然。歐洲小鎮之所以很多能至今吸引世界遊客前去旅遊,正是當地人民長久以來自發自主地對房屋進行粉刷和維護,即便沒有政府出資,他們也已經將保護意識變成了生活習慣,這才讓歐洲至今還能保持著獨特的魅力。如果我們的政府對於古建築保護也能做到監督大於整治,老百姓也養成自覺保護的好習慣,那麼我們的城市“傷疤”遲早也會成為最美的風景。(本文話題鏈接B2版“年終專稿”回顧焦點)為室內空間也留個疤,藝術家的靈感,營造了不一樣室內環境 姜錫祥 攝self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