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企業(051)投得中區美利大廈物業,迷你倉最平改為酒店及商業用途,有大行認為將會觸發九倉(004)與海港的業務重組,其意是九倉將廣東道兩間酒店注入海港企業。九倉傳注入酒店投資美利大廈改為酒店,根據保育計劃,物業不能重建,須要保存外貌,只能內部改建為酒店及商業面積(原為政府工務辦事處),投入代價44 億元,改建費用將在10 億元以上,海港企業投資54億元,是固定投資,與經營中的物業發展有別。海港企業現時已擁有廣東道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再投資物業改為酒店,如說未來將以酒店業務為主,是合理估計,既然如此,九倉注入酒店助其擴大,亦有此可能性。海港企業除擁有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外,早年亦曾向九倉租入兩間酒店經營,即現時的馬哥孛羅太子酒店及馬哥孛羅港威酒店,租約於1998 年底屆滿交還九倉。翌年曾計劃私有化,但未提條件已放棄,相信與若干股東接觸後,已預計難以成事,其後曾參與同系的物業發展,直至2007 年開始參與內地物業發展,直至現在。在內地的物業發展方面,常州及蘇州項目已設有酒店,估計用於投資,預期兩年後完成,海港企業將於香港及內地各擁有酒店兩間,共四間,於6 月底,其土地儲備170 萬平方米,近一年多來並無增添土儲,可能未來放緩發展步伐,或是於2016 年完成物業後,自行經營酒店或保留若干商業物業作為投資用途。另一方面,九倉現已有廣東道海港城兩間酒店,亦於武漢另有一間,於內地發展的項目中,亦包括五間酒店,其酒店管理公司,亦已與貴陽、天津、馬尼拉及曼谷四間酒店簽訂合約,提供管理。假若九倉計劃重組海港企業為酒店旗艦,則注資將不限於本港兩間酒店,除非是海港企業的酒店只限於香港,內地酒店及管理業務則歸九倉。事實上,若注入兩間酒店,將加重海港企業負擔,現有資源不多,特別是美利大廈的投資已達54億元,有待其他物業完成及套現,方可應付。目前九倉已持有海港企業71.28%股權,如以新股換入資產,將影響公眾流通量,必須配售,這是較為複雜的問題,重要的關連交易,必需獲得獨立股東批准,或將成為九倉活動的障礙。九倉的結構,自聯邦及信迷你倉成功私有化後,已較為清晰,九倉的物業投資與會德豐(020)重疊有限,而會德豐的物業發展位於香港,九倉的物業發展位於內地,以及原有物業的重建,大致並無重疊,只有海港企業經營的酒店及內地物業發展與九倉重疊,此情況已存在多時。如為架構清晰,最佳辦法是私有化,九倉亦有此意,奈何受獨立股東所阻,這一次海港企業於香港投資酒店,是否觸發重組,暫時是想當然,實際仍待觀察,牽涉不少問題。目前海港仍在發展內地物業,基於未有增添土地,未來計劃轉型(不再發展物業)的可能性不容抹煞,而新增投資是本港酒店,如作較清晰的重組,則海港企業可成為香港的酒店旗艦,而位於內地的酒店,可與九倉互換資產,可能性較大,亦較容易安排。如海港企業成為九倉全面酒店的旗艦,涉及資源較為龐大,安排較為複雜,而能否獲獨立股東接受,仍待觀察。海港企業於6 月底擁有現金79.5億元,借貸38 億元,淨現金41.5 億元,可供出售投資15.32 億元,足夠應付美利大廈的投資。當然,海港仍有大量物業發展中,完成後售出仍有大量現金回籠。應注意的是,海港企業已收售樓訂金50.27 億元,或保留部分物業作投資,自然地,完成該等物業後,仍需投入大量資本支出。九倉計劃出售酒店套現,看來仍要等候。資產值被低估以資產論,海港企業有一定吸引力,6 月底每股資產淨值21.67元,其酒店物業只以成本減折舊入賬,參照去年底的估值(估值前每股20.6 元, 按酒店市值計則為26.4 元),現時計入酒店市值每股應為27.47 元,而發展中物業仍以成本計,若考慮市值,則每股應在30元以上。當然,酒店的價值不易反映於股價,其成交稀疏,也是未能反映資產值的原因。此外,海港企業業績較為反覆,主要是受物業完成移交所影響,今年上半年核心盈利7.98 億元,下跌28%,中期雖派特別息,亦減37.5%至30 仙。海港企業於投得美利大廈後,股價持續上升數天,成交升後雖跌,但買家並非小戶,且九倉亦有升勢,有點異常,儘管重組只是揣測,也應留意此系股價的表現,尤以海港企業為甚,若涉及重組,勢將受惠。戴兆儲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5 的頭像
    sgusers5

    sgusers5的部落格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