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被業界認為資本高手的陳天橋,迷你倉每一次出手都會引起一陣蝴蝶效應。 日前新世界(600628.SH)發佈2013年三季度報顯示,“上海盛大新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大投資”)成為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1%”,逼近5%的舉牌紅線。盛大投資突然浮出水面的此番舉動,引發外界無數猜想。關於此舉,盛大方面確認僅僅是“一個投資行為”,但是另一種聲音猜測,不排除盛大網絡借殼上市、重回A股的可能性。但是接近盛大網絡的人士表示,私有化之後的盛大正在向互聯網控股型集團轉變,這種轉型也是陳天橋從“網絡迪斯尼”到盛大私有化之後投資邏輯的改變。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2年開始,遊戲起家的盛大已經開始通過頻繁投資,走上快速擴張的道路。過去的十年間,盛大投資了140多個項目。伴隨資本不斷伸向上游鏈條,在陳天橋的棋局中,盛大逐漸涉足文學、電影、音樂、視頻、遊戲五大領域。但是快速的擴張,在娛樂帝國的雛形搭建好之後,開始暴露諸多問題。如何將攬入旗下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一度是陳天橋最苦惱的問題。盛大內部也多次強調協同作戰的重要性,提倡在資源的有效整合下達到協同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開始,盛大加大了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投資,投資清單也頗為壯觀,投資對象包括多家在垂直領域靠前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其中包括威峰網、安智網、N多網等分發渠道,以及天氣軟件墨跡天氣、GPS手機地圖軟件老虎地圖、連接手機和電腦的助手軟件魔樂等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同時還布局盛付通作為支付通道。 2012年盛大私有化落幕之後,盛大進入瘦身期,陳天橋亦開始重新梳理集團架構,盤點手中資產。陳天橋即提出了三橫三縱的架構,重新聚焦遊戲、文學、視頻三大內容mini storage業,並確立了支付、雲計算、廣告系統三條技術支撐主線。彼時,盛大集團高級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張瑾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針對盛大私有化之後的戰略部署表示,私有化前後,盛大對自己的定位並未改變,將繼續貫徹互動媒體戰略的推進,在全媒體產業鏈上繼續發力。2012年4月,盛大將杭州邊鋒和上海浩方出售給浙報傳媒(600633.SH),被認為是私有化之後典型的瘦身行動。在分析人士看來,陳天橋的投資策略也在發生改變,“將會偏向穩健,戰略與實際收益並重”。 而同年入職盛大網絡集團擔任總裁的邱文友,更加證實了盛大的轉型:私有化之後的盛大更接近投資控股者的角色。據盛大網絡公開資料顯示,邱文友曾擔任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以及亞太區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資銀行部主管,並曾任美林國際(台灣)董事長,及美林亞太區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等職務。在中國TMT行業耕耘多年,曾參與亞信、新浪、巨人網絡、盛大互動娛樂、盛大遊戲等首次公開招股,以及盛大互動娛樂私有化,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在接受外界採訪時,邱曾明確表示,“盛大在外人眼中的確像PE;集團將會向‘投資者+守護者’的角色演化。” 邱文友的出現實際非常符合陳天橋在盛大轉型過程中投資觀念的變化。在接近盛大的人士看來,從迪斯尼戰略落幕之後,陳天橋積極帶領盛大完成了私有化。盛大的投資概念將圍繞瘦身後的新架構,另外一面更注重實際收益。 陳天橋的戰略收購者角色也在逐漸褪去更多的夢想色彩,變得務實。毫無疑問,陳天橋的資本操作仍將左右盛大未來的發展。一方面可能圍繞現有的三項核心業務,遊戲、文學與視頻;另外一方面,移動互聯網以及邱文友熟悉的TMT行業仍會被重點關注。而此番入股新世界,則更傾向投資屬性的一面。迷你倉
- Oct 26 Sat 2013 14:12
陳天橋開�資本“新世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