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今天面對的問題,迷利倉除了產業過度單一傾斜於旅遊博彩業,窒礙其他產業和中小企的發展以外,更重要的是經濟愈趨發展、規模愈趨膨脹的大好形勢下,反過來打擊民生,令到居民生活水平有不升反跌的切身感受;而佔澳門經濟絕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也在目下整個經濟向好環境中,出現逆反現象,竟然經營困難,以至業界大嘆在人力資源緊張、租金飆升下,中小微企都生存困難,儘管政府出手扶持,也僅能是「吊鹽水唔使死」。在這種發展極端、不均作用力下,難怪市民和中小微企對特區政府和官員在提升施政水平、急市民所急上,有更大的希冀,更不願見到官員「Hea」�渡日,延誤應對本澳面臨內外挑戰的時機,為此才會在社會上產生更強烈的監督政府施政現象。 毫無疑問,澳門特區遇上的內外挑戰,有本身屬於微型經濟體、對外依存度高的局限和掣肘。正如,澳門是個自由港、低稅率簡單稅制地區,地方小,資源匱乏,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窩蜂」現象,從而欠缺了開拓發展的高瞻遠矚。正如,從前製造業興旺,一時間山寨針織工場遍地開花、製衣廠如雨後春筍,絲花膠花、珠繡分發深入市民家庭形成手作謀生渠道,但,當這些潮流消退,便出現行業式微,不復旺景。 一如今天,在博彩業帶動下,周邊行業成行成市,零售業、手信業等,金舖手信店多過米舖,食肆也充斥旅遊區和商業區,但,這些依附旅遊博彩業而生的商業,一旦在推高舖租,扼殺區內原有中小微企生存空間而出現單一經濟成分、同質性明顯的時候,倘遇上旅遊博彩業萎縮,會有甚麼後果,是不說自明的。 正因如此,才會出現中央政府再三叮嚀澳門要高瞻遠矚、謀劃長遠,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甚至出台各種政策措施扶持特區,為的,就是確保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但,毋庸否認,時代轉變急促,非人們可以想像。尤以國際變化瞬息萬變,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爆發以後,雖然澳門特區得天獨厚迅速復甦走出經濟低潮,連年博彩收入創出新高,為特區政府庫房提供豐厚收入,從而能照顧民生。惟是,社會也應注視,這種「靠賭」自肥而從政府福利措施分享「成果」的手段,終非長遠計。畢竟,如何調整好收入分配,讓居民從工作中迷你倉有具尊嚴收入、能應付生活開銷且能逐步向上流動的分配模式,才是澳門特區可持續發展之途;在「藏富於民」的同時,減少對政府福利的依賴,也能降低對賭稅的渴求,一旦未來博彩業發生重大變遷,澳門都能在本身儲備滾存和民間藏富中渡過打擊,確保社會安全穩定。 為此,便有賴特區政府和官員具備時代感、國際視野和高遠眼光,要不斷提升施政水平,引領澳門可持續發展;甚至,不妨在今天稅收豐盈的時候,善用盈餘於投資、藏富。還有,對於經濟規模膨脹反而打擊民生,更應立足當下,具備決斷能力,調整整體經濟規模不致過度發展,才能讓社會和市民有充足空間跟上高速發展的經濟步伐,形成調節和平衡。 正如,今天澳門社會憂慮旅客多來,澳門承載力「爆燈」,但,政府僅以數據等顧左右而言他,無視旅客「逼爆」現象提出的警號。我們不認同澳門要「閂門」趕客,也不希望社會將怨氣發洩在旅客身上,將他們標籤、設定「原罪」,形成「敵我矛盾」的分化;澳門作為國際旅遊城市,如何達致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不能是數據展現,而需要居民和旅客感受到休閒生活,才算成功。為此,如何從「自由行」方面探索可供「共贏」方案,政府和官員應具備氣魄膽識,做好調整經濟規模科學調研論證,向中央政府陳述利害,共謀善法。 我們深信,歷來中央對澳門都抱持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針,長期以來對澳門愛護有加,如珠澳跨境工業區、開發橫琴、5幅填海新城土地、澳大橫琴校區,都為照顧澳門可持續發展。至於5幅新城填海地微調讓輕軌走沿海外圍,也是因應澳門特區實際需要而首允;加上粵澳新通道、拱北口岸擴建,以及水電等供應,無不希望澳門特區健康發展,才能改善民生。 為此,「自由行」政策作為中央惠澳措施,經歷10年,隨�時間發展、社會變化、國家富強,它對澳門衍生的負面影響,以及刺激本澳經濟規模膨脹和經濟過度發展,只要澳門特區能夠陳述利害,相信中央必然會為保護澳門,共研紓解善法。 我們希望特區政府和官員都能認清時勢變化,不容「Hea」�將問題淡化,才能切合行政長官崔世安所說「科學施政」,用理據爭取國家支持,降低經濟規模過度發展反過來打擊民生的矛盾。 自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