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保護法》將於三月一日起生效,自存倉行政會也已完成《設立文化遺產委員會》行政法規草案的討論,各方面配套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但新的受保護文物名錄卻未能與上述兩個法律法規的生效同時予以公佈,可能會發生執行脫節情況,讓某些只顧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的具有文物價值建築物的持有者,搶在新的文物保護名錄宣佈之前,針對《文化遺產保護法》內有關應保護文物認定的規定內容,預估自己所持有的建築物有可能會被列入新的文物保護名錄,而向權責部門申請拆卸重建。「渡船街一號」的教訓,值得深刻記取。  因此,有記者就此問題詢問文化局長吳衛鳴,也就不足為奇。而吳衛鳴有關「需要普查分析,今年會開始工作,希望年底前完成基本普查;有需要或有條件的文物會先做,陸續加入清單內,文化遺產委員會成立後亦會盡快討論」的回答,雖然不盡令人滿意,因為這顯示將會出現半年多的「空窗期」,可令那些只顧經濟利益的建築商搶前拆卸有可能會被列入保護文物名錄的建築物,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申請作業;甚至是早已在《文化遺產保護法》在立法會審議時,就已有所動作;但卻又可以理解,因為新的文物保護名錄是必須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而審定的,在未有法源依據之前當然不能亂來。不過,倘是負責任及主動作為的話,應可「提前介入」,在《文化遺產保護法》送交立法會審議,甚至是在其法案擬制之時,就提前開展相關的工作。  現行的《文物保護名錄》,是由前澳督韋奇立於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批准公佈的。不要說是此份「清單」至今已有整整二十年,早已不合時宜,而且這份「清單」公佈之時,澳門仍在葡國管治之下,因而是從葡國人的「文物觀」出發論定的,忽略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經享有重要地位的文物建築。因此,文化局和文化遺產委員會在評審《文物保護名錄》時,就極有必要適應澳門已經回歸,在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轄之下的新時勢,在文物管理事務的範疇內,將「被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按照中國人的思路,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以中國近代史觀為切入點,突出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建築物,添加進《文物保護名錄》之中,以對《文物保護名錄》進行補強。即使是已被列入清單的文物建築,也應進一步強調其中的細部文物。  過去本欄就曾提出,已經由特區政府撥出?款收購或交換未被列入《文物保護名錄》,但在中國近代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文物建築,如中西藥局遺址及葉挺紀念館等。還有一些「新興」的但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也應被納入保護清單,如「國父紀念館」、鏡湖醫院的孫中山先生塑象等,很有必要籍著審定新的《文物保護名錄》,將這些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建築物,開列進去,並透過適當的程序,將之列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現在,又出現了新的情況,就是屬於當代建築物的澳�大橋,已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因而也應被列入《文物保護名錄》之中,以增強人們對其的保護意識,並敦促特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進行加固保護工程。實際上,澳�大橋是澳門特區區徽的組成內容之一,在澳門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有人認為澳�大橋已經殘舊,且對溝通澳門半島與離島之間的交通的作用不夠凸顯,建議將其拆卸重建。此迷你倉新蒲崗竟然得到不少人的附和。幸得前任特首何厚鏵「一言驚醒夢中人」式地指出,澳�大橋是澳門特區區徽圖案之一,不能拆卸。因此,「拆卸重建」的喧囂才沉寂了下來。  但最近又因輕軌第一期工程的新口岸皇朝路段,遭到倫敦街居民反對而「被迫」外移,將途經澳�大橋底,可能會嚴重影響大橋的結構安全,尤其是大橋引橋的橋樁,是屬於懸浮式的,並沒有直接打至岩石層,在此進行規模較大工程的施工,必會對橋樁產生衝擊影響,進一步損害大橋的結構安全。這連運建辦也指出,澳�大橋為本澳的重要標誌建築,而且使用年期較長,因而必須對輕軌經過橋下進行深入技術研究。在此情況下,又引發人們對澳�大橋的存在「必有遠慮」的憂慮。如果不強制性的加以保護,恐怕總有一天,即使是不主動拆卸,它也將會「人為被動」亦即沒有採取必要保護措施而年久失修地倒塌,甚至是「拆卸重建派」故意耍弄的花招。因此,將之列入《文物保護名錄》,有利於強化保護澳�大橋的措施,並將促使特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將保護澳�大橋提升到「保護特區區徽」的高度,制定好保護大橋的措施,並定期進行修葺。  而澳�大橋周邊的中國銀行大廈、葡京酒店等建築物,也已成為澳門幣圖案的主要內容,及澳門居民的記憶,澳門特區向外宣傳澳門的主要標識物之一,因而《文物保護名錄》也不應將之遺漏。尤其是在前一段時間,連葡京酒店的業主也宣佈計劃拆卸葡京酒店進行重建,這就更凸顯了保護這幾座標誌性建築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前一段時間,也有人主張拆卸綜藝館,利用其周邊土地重新規劃新的辦公大樓,把民署分散各區的行政部門集中到新址辦公。提建議者可能沒有想到,拆卸綜藝館卻就可能會形成「消滅澳門回歸紀念建築」的客觀效果。實際上,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深夜至二十日日間,澳門回歸的幾場典禮活動,主要是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和綜藝館進行的。其中在花園館進行的是中葡兩國政府聯合主持的澳門政權交接儀式,而在綜藝館進行的則有兩場,分別是澳門特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及澳門特區成立慶典。場館是由中國中央政府撥款,利用原有的綜藝館舊建築加以改建的。現在,綜藝館附設有「回歸賀禮陳列館」,展出澳門回歸時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贈送澳門特區的賀禮,供市民和遊客參觀欣賞;去年,又增設了「澳門基本法紀念館」,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吳邦國主持揭幕儀式。如果將之拆卸,那就是在客觀上將澳門回歸慶典的「痕跡」,全部鏟除掉。因此,綜藝館不但是不能拆卸,相反還應當加以保護。最好是能趁修訂《文物保護名錄》之機,將之納入名單之中。另外,金蓮花廣場已成為澳門特區重大節慶日舉行升旗禮的地方,也應被列入「名錄」。  現行的「名錄」雖然有「觀音堂」,但似乎仍不足夠。因為觀音堂花園內一座「邊大邊小」的石桌,是當年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簽署的地方。由於清廷積弱,美國恃強欺淩,在簽署《望廈條約》時就霸佔了大邊的位子,而讓清廷的代表在石桌小的一邊簽署。記盡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屈辱歷史。為此,建議將「觀音堂」的表述強化之,改為「觀音堂及《望廈條約》簽署石桌」,並使之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學習中國近代史的基地。迷你倉出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